社会资本解释范式下的集团腐败犯罪研究

被引:3
作者
卫磊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腐败犯罪; 集团腐败;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9.10.001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描述当代中国腐败问题的动向时,一个突出的趋势是腐败问题呈现出某种具有内在结构的集团化倾向,而这种集团化腐败的产生与蔓延越来越多地与社会发展整体形成了某种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地与社会资本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因而从社会资本的分析视角尤其是从社会资本的负效应出发能够较好地揭示出腐败问题所具有的更为深刻的社会结构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式腐败:国民生存方式的阴影?.[J].费英秋;.中国社会导刊.2006, 24
[2]   部门—地方—经济实体非正式同盟——地方腐败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J].
刘圣中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4) :99-105
[3]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深层解构——一个多维视野下的范式和悖论 [J].
谢海生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 (05) :4-21
[4]  
惩治与预防国际腐败犯罪理论与实务.[M].陈雷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5]  
腐败犯罪学研究.[M].林〓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潜规则.[M].吴思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7]  
跨越腐败的陷阱.[M].季正矩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8]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