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梨’芽变‘闫庄梨’自交亲和性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13
作者
李晓芳
李茂福
韩振海
许雪峰
李天忠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梨; 自交亲和性; S-RNase; 分子机制;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08.01.003
中图分类号
S661.2 [梨];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通过‘鸭梨’(S21S34)及其芽变‘闫庄梨’自花授粉和相互授粉结实率和种子数调查发现,‘鸭梨’自花授粉结实率为9.1%,果实平均种子数为0,表现自交不亲和性;‘闫庄梨’自花授粉结实率为56.9%,果实平均种子数为8.64,表现自交亲和性。以‘闫庄梨’为母本,‘鸭梨’为父本,授粉结实率为39.3%,果实平均种子数为3.36,也表现亲和性;而以‘鸭梨’为母本,‘闫庄梨’为父本,授粉结实率仅为2.0%,果实平均种子数为0,表现不亲和性。因此,初步推断‘闫庄梨’自交亲和性可能是由于花柱突变所致。利用S21和S34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对‘闫庄梨’自交后代S-RNase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发现S21在所有后代中均有扩增条带,进一步证明‘闫庄梨’花柱S21等位基因及其编码产物可能发生了突变。蛋白质印迹杂交分析结果表明,‘闫庄梨’花柱S-RNase缺失了一条带,而没有缺失的条带蛋白含量也比‘鸭梨’低。由此初步证明‘闫庄梨’的自交亲和性可能是由于花柱S-RNase的突变和表达量低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梨不同DNA提取方法的效果研究 [J].
乌云塔娜 ;
张党权 ;
谭晓风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07) :98-101
[2]   梨自交不亲和及其亲和突变品种花柱内S4(S4SM)基因的表达与作用的比较 [J].
张绍铃 ;
平塚伸 ;
徐国华 ;
房经贵 ;
刘友良 .
植物学报, 2001, (11) :1172-1178
[3]   鸭梨新优系选育初报 [J].
王彦敏 ;
申连长 ;
张喜焕 ;
傅玉瑚 ;
杨淳 ;
张丙昌 .
河北果树, 1998, (S1) :55-57
[4]  
Self-incompatibility in Nicotiana alata involves degradation of pollen rRNA. McClure B A et al. Nature . 1990
[5]  
Discrimination of truss incompatibility by number of seeds per fruit and fruit set percentage in apples. Komori S,Soejima J,Ito Y,Bessho H,Abe K,Kotoda N. Bull Natl Inst Fruit Tree Sci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