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1
作者
苏方林
宋帮英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技进步贡献率; 空间自相关性; 空间异质性; 空间动态演变;
D O I
10.16546/j.cnki.cn43-1510/f.2009.05.05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G322.7 [地方科学研究事业];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1978-2007年全国省域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对其空间动态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其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要年份中国省域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呈现出空间正相关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其总体空间差异经历了差异"扩大"的阶段,整体呈现出倒"V"型特征,但局部空间差异缩小,依然表现出集聚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 [J].
李宾 ;
曾志雄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3-15
[2]   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 [J].
郑玉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9) :3-11
[3]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J].
鲁凤 ;
徐建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44-51+80
[4]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吴玉鸣 ;
李建霞 .
地理科学, 2006, (04) :4385-4391
[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6]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7]   中国区域经济时空动态不平衡发展分析 [J].
刘旭华 ;
王劲峰 ;
孟斌 .
地理研究, 2004, (04) :530-540
[8]   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 [J].
李治国 ;
唐国兴 .
经济研究, 2003, (02) :34-42+92
[9]  
中国R&D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D]. 苏方林.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  
Measuring the spillover effects: Some Chinese evidence[J] . Long Gen Ying.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