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冻干小块骨的临床应用

被引:24
作者
王志强
汪琦
苏立新
金立国
贾庆灵
孙柏山
宋会平
张立峰
王彦军
机构
[1] 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科
关键词
骨移植; 移植,同种; 骨缺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 [矫形外科手术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辐照冻干同种异体小块骨移植的成骨效果、并发症及影响因素。方法自1995年12月~2000年12月使用同种异体小块骨移植治疗患者778例,男590例,女188例;年龄7~76岁,平均37.2岁。其中骨肿瘤84例,骨折551例,骨关节融合143例。植入前用自体新鲜血液或温生理盐水充分浸泡,根据病种及骨缺损情况,将其植入骨缺损处或需融合的关节周围。术后引流2~3 d,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植骨量为4~64 g,平均24 g。结果术后随访36~96个月,平均59.7个月。术后早期体温、引流量、肢体肿胀等一般情况与自体骨移植同类手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722例(92.80%)在3~8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平均4.5个月。并发症中伤口渗出44例,占5.65%;伤口延期愈合29例,占3.72%;伤口大量积液2例,占0.26%;骨折不愈合43例,占5.52%;肿瘤复发4例,占0.51%;关节融合失败9例,占1.15%;再骨折6例,占0.77%。全组按Mankin及Komender标准评定,满意688例,占88.44%;不满意90例,占11.56%。结论冻干同种异体小块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是骨移植术中良好的植骨材料,植骨区的稳定性、局部血运情况及外科操作技术是影响骨愈合的重要因素,骨折不愈合、晚期感染及再骨折是其主要并发症。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异体骨与自体髂骨修复粉碎性骨折的初步实验研究 [J].
王志强 ;
李琪佳 ;
汪琦 ;
金立国 ;
苏立新 ;
邓华民 ;
孙柏山 ;
张立峰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2, (06) :413-417
[2]  
异种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J]. 胡蕴玉,陆裕朴,刘玮.中华骨科杂志. 1990 (01)
[3]  
Bone Allograf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 William W. Tomford.Cell and Tissue Banking . 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