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以来新疆县域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14
作者
闫人华 [1 ,2 ]
熊黑钢 [3 ,2 ]
瞿秀华 [1 ,2 ]
郑丽丽 [1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教育部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3]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 ESDA-GIS; 时空演替; 新疆;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3.01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1975—2010年8个年份的县域产业数据为基础,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方法(ESDA)对该时段新疆县域产业结构发展格局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空间格局来看,新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正空间自相关性,集聚态势显著,并呈现出以2000年为拐点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五五"时期以来,主要分布在北疆、东疆的产业发展热点区域由单一的核心区域向东扩展为三大核心区并列("克拉玛依—奎屯—乌苏"、"乌鲁木齐—昌吉"、"哈密—吐鲁番"),进而连接形成天山北坡优势产业带;但"十五"时期以后,产业带又收缩为原有的三个核心区。新疆冷点区域主要集中于西南部,其范围呈现出2000年以前不断向东扩张到阿克苏、和田东部地区,而2000年以后又开始向西退缩至和田西部、喀什地区。总体来看,沿东北到西南方向,新疆产业结构的集聚分布呈现出"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冷点区"的阶梯环形带,并有按梯度推移模式扩展的趋势。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区域政策环境是促使产业结构时空格局发生演化的重要因子,其中改革开放和自1999年底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新疆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贺曲夫 ;
刘友金 .
经济地理, 2012, 32 (12) :85-90
[2]   1995年以来广州市产业转型特征研究 [J].
代丹丹 ;
周春山 .
经济地理, 2012, 32 (11) :81-88
[3]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J].
史秀英 .
生产力研究, 2012, (02) :168-170
[4]   1952-2008年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 [J].
潘伟 ;
杨德刚 ;
杨莉 ;
肖艳秋 ;
王国刚 ;
唐宏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1) :177-185
[5]   兰州市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陈兴鹏 ;
吴士锋 ;
周宾 ;
徐保金 ;
闫晓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06) :31-35
[6]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王迎英 ;
曹荣林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0, (03) :19-24
[7]   辽宁省主导海洋产业的确定 [J].
张耀光 ;
韩增林 ;
刘锴 ;
刘桂春 ;
张璐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192-2200
[8]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Granger检验研究 [J].
段利民 ;
杜跃平 .
生态经济, 2009, (07) :101-104
[9]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空间差异研究 [J].
黄飞飞 ;
张小林 ;
余华 ;
崔开俊 .
人文地理, 2009, (02) :84-89
[10]   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鲁奇 ;
张超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