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抗侵蚀植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3
作者
邹厚远
焦菊英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侵蚀环境; 抗侵蚀植物; 水土保持植物; 植物抗侵蚀特征;
D O I
10.16843/j.sswc.2010.01.005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土壤侵蚀作为山区生态系统退化最主要的驱动力,严重干扰着植被的发育演替过程,植被则通过采用不同的繁殖方式、形态与生理补偿等方式来克服和适应土壤侵蚀造成的负面压力,使植物本身对土壤侵蚀环境的适应性增强,继而发展成为可抵抗土壤侵蚀的植物和群落。凡具有适应土壤侵蚀环境能力,能在土壤侵蚀条件下生存,并能保护改良土壤和具有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具有繁殖更新能力,可维持群落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称之为抗侵蚀植物。在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中不同抗侵蚀植物进行分类、及其侵蚀学特征与土壤侵蚀环境演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土壤侵蚀学观点出发,对植被恢复过程中先后出现的植物和群落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特征及防蚀功能进行系统研究,以更好地发挥植物和植被保持水土与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五种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比较 [J].
徐炳成 ;
山仑 ;
李凤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992-998
[2]   红壤侵蚀区优良水土保持草本植物的选择及评价 [J].
喻荣岗 ;
左长清 ;
杨洁 ;
王昭艳 ;
李小强 ;
刘柏根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2) :205-210
[3]   水土保持植物的选择初探 [J].
李永红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04) :103-104
[4]   国内水土保持型草本植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J].
朱桂才 ;
席嘉宾 ;
李兴祥 .
四川草原, 2006, (06) :36-39
[5]   植被—侵蚀状态图在典型流域的应用 [J].
王兆印 ;
郭彦彪 ;
李昌志 ;
王费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2) :149-157
[6]   Impoverishment of Soil Nutrients in Gully Erosion Areas in Yuanmou Basin [J].
Zhang Jianguo Li Huixia He Xiaorong Sheng Xinju Fan Jianrong Zhu Bo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China .
WuhanUniversityJournalofNaturalSciences, 2003, (S2) :1034-1040
[7]   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研究综述 [J].
吕仕洪 ;
向悟生 ;
李先琨 ;
唐润琴 .
广西植物, 2003, (01) :83-89
[8]   水土保持植物选择刍议 [J].
王晗生 ;
王青宁 .
防护林科技, 2001, (02) :26-27
[9]   药用植物冬凌草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 [J].
魏玉君 ;
贺德留 ;
魏玉玲 ;
梁晓红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1) :24-27
[10]   香根草——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J].
夏汉平 ;
敖惠修 ;
刘世忠 ;
何道泉 .
生态科学, 1997, (01) :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