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中生物及有机质与金属元素富集的关系及机理探讨

被引:7
作者
王璞,王东坡,常平,李红
机构
[1] 长春地质学院能源系
关键词
油页岩,金属元素富集机理,生物成矿作用;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1996.01.008
中图分类号
P618.120.4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松辽盆地白垩系油页岩中的Mn、Ca、Ba、Sr、P、Na、Zn、Th等元素含量高于国际标样(SDO-1)2~100倍,呈明显富集趋势。有机质(干酪根)中Zn、Ba、Cu、Mo、Pb、Ni、Y、Co、Mg、B等元素含量高于其页岩平均含量1.5~200倍,说明有机质相是它们的"富集相"。油页岩物相分析显示,只有Zn和Ba等少数元素是以有机质相为"载体相"(即有机相中所含元素的量占岩石中该元素总含量的50%以上)。据上述研究作者认为,油页岩中生物有机质对多种金属元素都具有显著富集作用;但只有当有机质相既是金属元素的"富集相"同时又是该元素的"载体相"时,生物有机质对它的矿化作用才具有实际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物(细菌)对微量金属元素吸收固定作用的模拟实验及其机理探讨 [J].
王璞君,孙利炜,常平,王东坡 .
世界地质, 1995, (02) :59-62
[2]   油页岩矿床形成过程中金属-有机物的相互作用 [J].
P.A.Pfendt ;
邓长平 .
地质地球化学, 1992, (03) :24-30
[3]   大巴山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毒重石矿床的成因探讨 [J].
王忠诚 ;
范德廉 ;
陈锦石 .
地质科学, 1992, (03) :237-248
[4]   沉积成矿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J].
陈其英 .
地球科学进展, 1990, (03) :12-14
[5]  
中国磷块岩[M]. 科学出版社 , 叶连俊等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