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在乡土社会的存在意义(三)——族际交往中的抢花炮

被引:4
作者
李志清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文化融通; 族际交往; 民族团结; 抢花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12.47 [少数民族];
学科分类号
040304 ;
摘要
通过侗族地区方志和田野调查资料以及广东和香港民俗资料的分析,确定抢花炮的源头是广东民俗;从族际友好交往的先天优势以及抢花炮与侗乡本土文化天然的亲和力论述了抢花炮落户侗乡的历史与文化原因;通过对抢花炮作为民族团结符号的建构,说明仪式性民间体育在族际交往中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文化的族际共享 [J].
高丙中 .
民族艺术, 1998, (04) :54-70
[2]  
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D].王荣国.厦门大学.2001, 01
[3]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曾于久;刘星亮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侗族通览.[M].冼光位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5]  
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志.[M].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6]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费孝通等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