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被引:143
作者:
蔺雪芹
[1
]
王岱
[2
]
任旺兵
[3
]
刘一丰
[4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4]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来源: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作用机制;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99.2 [中国];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近年来,认为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源的学者越来越多。这种看法对传统"城镇化源自产业化"的理论形成了挑战。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多种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1978-2008年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更多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结果和现象,城镇化本身作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源特征并不明显。但通过城镇化确实可以使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得到很好的集聚,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传导效果。中国城镇化主要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集聚推动经济发展,对知识资本、现代服务业等高端生产要素的集聚作用还不强。因此,讨论21世纪中国城镇化问题要从其要素集聚功能上下功夫,即是城镇对高端要素的集聚化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摊大饼和简单数量扩张。
引用
收藏
页码:691 / 700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