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分析

被引:9
作者
林榕
王时书
周淑芸
徐晓兰
易正山
陈善文
林刚
罗美云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平顶山市舞钢职工医院,总工会金鸡山工人温泉疗养院,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河南平顶山,福建福州,广东广州
关键词
淋巴瘤,恶性; 碱性磷酸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1 [网状内皮系统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LP) 染色在淋巴瘤方面的应用是否具有其检测意义。方法将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189例、骨髓侵犯23例及淋巴瘤细胞白血病26例患者的新鲜干燥血片,用偶氮偶联法做ALP染色,将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与40例正常人的ALP染色结果比较。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其ALP积分逐渐增高,积分>250分的出现率在正常对照、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和骨髓侵犯及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组分别为0%、4.8%、39.1%、53.9%,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恶性淋巴瘤的病情进展,其ALP活性可逐渐增高,提示ALP活性的增高,可间接反映恶性淋巴瘤病情的活跃及进展程度,此项化学染色结果对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97 / 109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312例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分析 [J].
袁宇宁 ;
刘国勋 ;
熊树民 .
实用肿瘤杂志, 2000, (01) :20-21
[2]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