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与组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被引:42
作者
吕拉昌 [1 ,2 ,3 ]
孟国力 [2 ]
黄茹 [2 ]
孙飞翔 [2 ,3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3]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群创新系统; 创新网络; 创新网络的空间组织; 创新网络演化; 京津冀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协同创新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授权专利合作,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联系,揭示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的空间组织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经历了初级发展阶段(2000—2005年)、增强发展阶段(2005—2010年)和扩展与快速发展阶段(2010—2015年)。从空间发展角度来看,北京、天津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创新中心,在网络中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京津冀城市群逐步形成"双核+多节点"的创新网络格局。围绕主要城市的创新,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形成一些小组团创新网络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 [J].
赵金丽 ;
张璐璐 ;
宋金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 37 (02) :9-13+24
[2]   创新驱动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图景 [J].
陈潭 ;
杨孟著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8) :38-43
[3]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 [J].
杨伟肖 ;
孙桂平 ;
马秀杰 ;
靳立霞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 (02) :1-5+57
[4]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J].
王秋玉 ;
曾刚 ;
吕国庆 .
地理学报, 2016, 71 (02) :251-264
[5]   基于“四三结构”的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分析与同步非均衡评价 [J].
程杰 ;
程言美 ;
胡树华 ;
王松 .
中国科技论坛, 2014, (02) :72-78
[6]   多主体城市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J].
谷炜 ;
杜秀亭 ;
郝媛 .
科学管理研究 , 2013, (05) :9-12
[7]   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创新能级体系比较 [J].
吕拉昌 ;
谢媛媛 ;
黄茹 .
人文地理, 2013, 28 (03) :91-95
[8]  
中国都市圈创新体系[M]. 格致出版社 , 谢富纪, 2009
[9]  
Metropolitan strategies for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ing: the case of Helsinki[J] . Ari-Veikko Anttiroiko,Markus Laine,Henrik L?nnqvist.Int. J. of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 2016 (1)
[10]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industry associations in building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for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 Andrew Watkins,Theo Papaioannou,Julius Mugwagwa,Dinar Kale.Research Policy . 201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