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被引:7
作者
张远芳
刘国瑞
郭岳霖
肖叶玉
机构
[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核磁共振成像;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3.72 [儿科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层次儿童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发挥心理护理在儿童MRI检查中的制动作用,提高扫描成功率,确保图像的清晰度。【方法】实验组对380例儿童MRI有效检查运用心理学方法,以4~14岁的受检儿童作为心理护理对象,使之在MRI检查中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对照组搜集52例相应年龄段受检儿童,不予施加任何心理护理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4~6岁受检儿童有效制动109例,占73.6%。7~11岁的受检儿童有效制动195例,占93.8%。12~14岁的受检儿童有效制动76例,占97.4%。两组各年龄段间有效制动率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值<0.01)。【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儿童MRI检查的成功率,保证图像的质量,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是一种实用、安全、可靠的制动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0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门诊注射室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J].
肖根秀 .
中华护理杂志, 2001, (05) :60-61
[2]  
儿科临床标准护理计划[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敏主编, 1998
[3]  
医学心理学[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李心天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