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时滞问题实证分析

被引:12
作者
肖文伟
杨小娟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时滞; VAR; 方差分解; 实证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20 [货币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以及股票、汇率、预期等传导机制的效应时滞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实际货币供应量变化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时滞大约为8~10个月,在长期并不影响实际产出。而股票价格途径、汇率途径、预期途径的作用时滞分别大约为13~19个月、23~25个月和9~10个月。为正确制定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金融政策作用时滞测算.[J].王志强.预测.2000, 03
[2]  
货币政策效果的度量.[M].徐龙炳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M].郭菊娥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  
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与协整分析.[M].王雪标;王志强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M].巴曙松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  
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美)罗伯特S.平狄克(RobertS.Pindyck);(美)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DanielL.Rubinfeld)著;钱小军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