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

被引:5
作者
曹监平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关键词
要素国际流动; 全球生产网络; 国际政治经济学; 权力主体; 全球治理;
D O I
10.13687/j.cnki.gjjmts.2013.06.006
中图分类号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要素国际流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这种世界一体化生产格局使要素国际流动的表现形式、权力主体、利益分配以及治理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崭新的特点。要素国际流动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样化权力主体的出现削弱了主权国家的权限并赋予非国家行为主体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与利益分配的权力,使利益分配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当今世界需要一个多元的混合机制来对要素国际流动进行系统的规范与管理,在赋予各行为主体权力的同时应明确其责任。我国在参与全球生产网络时也应该积极培养竞争优势,努力改善在国际分工与利益分配中的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与全球秩序.[D].姚璐.吉林大学.2012, 09
[2]   跨境资本自由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韩剑 ;
高海红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6) :123-136+159
[3]   全球生产网络的浮现及其探讨——一个基于全球化的地方发展研究框架 [J].
李健 ;
宁越敏 .
上海经济研究, 2011, (09) :20-27+54
[4]   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分析 [J].
项卫星 ;
王达 .
国际金融研究, 2011, (07) :51-58
[5]   全球化时代下劳资关系网络化与中国劳工团结——来自中国沿海地区的个案研究 [J].
岳经纶 ;
庄文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161-169
[6]   全球生产网络的性质 [J].
李国学 ;
何帆 .
财经问题研究, 2008, (09) :3-9
[7]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J].
孙伊然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07) :21-26+87
[8]   区际生产要素流动的网络模型研究 [J].
聂锐 ;
高伟 .
财经研究, 2008, (07) :87-97
[10]   要素分工与中国开放战略的选择 [J].
张二震 ;
方勇 .
南开学报, 2005, (06)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