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形态数量化分析在中国梨属植物起源、演化和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38
作者
李秀根
杨健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河南郑州
[3] 河南郑州
关键词
梨属; 花粉形态; 聚类分析; 起源; 演化; 分类。;
D O I
10.13925/j.cnki.gsxb.2002.03.002
中图分类号
Q949.7 [被子植物亚门];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根据植物花粉性状的稳定性和遗传保守性,在对中国梨属植物13个种的花粉形态观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的分析方法,对花粉形态7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的相似距离系数存在一定差异,种间相似距离系数在0.2215~5.0675之间变化,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23倍。褐梨与河北梨、麻梨与川梨、白梨与沙梨这3对种间的相似距离均小于与其它种间的相似距离。根据聚类结果,把相似距离系数等于0.3作为划分类群的标准,供试的13个种可划分为4个种群。在相似距离系数≤0.3的种群中有豆梨、杜梨、麻梨、川梨、褐梨和河北梨;相似距离系数>0.3≤0.6的有秋子梨、新疆梨和西洋梨;相似距离系数>0.6≤0.9的有木梨、沙梨和白梨;相似距离系数>0.9的只有杏叶梨。从花粉形态遗传相似距离聚类分析中还发现,豆梨与河北梨、褐梨、川梨、杜梨、麻梨、秋子梨、西洋梨、木梨、新疆梨、沙梨、杏叶梨、白梨的遗传距离依次为0.2832、0.4587、0.5842、0.6694、0.7645、1.1027、1.1648、1.3238、1.3280、2.2536、2.5400、2.8350。若把豆梨看作是最原始的种,那么,从豆梨到白梨它们的遗传相似距离越来越大,显示出它们的亲缘关系越来越远,白梨是最进化的种类。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梨属植物花粉形态观察 [J].
姚宜轩 ;
许方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0, (01) :1-8
[2]   根据花粉形态探讨梨属植物的亲缘关系 [J].
邹乐敏 ;
张西民 ;
张志德 ;
宋保邦 ;
郭绍仙 .
园艺学报, 1986, (04) :219-224+2
[3]   中国梨属植物核型研究Ⅱ. [J].
蒲富慎 ;
林盛华 ;
陈瑞阳 ;
宋文芹 ;
李秀兰 .
园艺学报, 1986, (02) :87-90+2
[4]   我国梨属植物染色体核型研究(一) [J].
蒲富慎 ;
林盛华 ;
宋文芹 ;
陈瑞阳 ;
李秀兰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5, (04) :381-387
[5]   孢粉学在部分梨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J].
杨槐俊 .
果树科学, 1985, (03) :2-9+42
[6]   梨属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研究 [J].
张秋萍 .
中国果树, 1985, (04) :48-49+38
[7]  
落叶果树种类学[M]. 农业出版社 , 王宇霖编著, 1988
[8]  
孢粉学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瑞典)埃尔特曼(G.Erdfman)著,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