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中达马烷型皂甙的热不稳定性及酸水解产物

被引:10
作者
杨祟仁
周俊
倪凤仪
笠井良次
田中治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白药厂,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进修人员
关键词
三七; 人参; 达马烷型皂甙; 人参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前人已证明人参和三七中富含的达马烷型人参皂甙在通常酸性水解下甙元即发生变化,而在弱酸(如50%醋酸,0.1N盐酸)条件下则形成次级皂甙。本文报道人参甙(ginseno-sides)和三七甙(notoginsenosides)的水溶液在水浴上加热亦分别形成相应的C-20位去糖基的次级皂甙。联系到人参和三七均有在蒸煮加工后C-20位去糖基皂甙收率增大的趋势,似可认为人参和三七中的这类皂甙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生药的加工泡制以及提取过程中形成的次级皂甙,而不一定是植物体的原生成分。将人参甙Rb1单体以酸水解,不仅得到主产物人参二醇(3),还分离到异去氢原人参二醇(5)、达马烷-20(22)-烯-3β,12β,26-三醇(6)、20(R)-达马烷-3β,12β,20,25-四醇(7)以及20(S)-和20(R)-原人参二醇(1、2)的混合物,从而认为这些微量成分与人参二醇一样均为达马烷型人参皂甙在酸性水解条件下C-20位糖基断裂后由真甙元的侧链转化形成的工作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人参和三七皂甙提取分离的一个简易生产工艺 [J].
杨崇仁 ;
伍明珠 ;
周俊 .
云南植物研究, 1984, (01) :98-98
[2]   滇产植物的皂素成份研究Ⅳ.IV.中药三七的两种皂甙(1) [J].
伍明珠 .
云南植物研究, 1979, (01) :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