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性状差异初步研究

被引:2
作者
陈勇生 [1 ]
邓海华 [1 ]
梁计南 [2 ]
李奇伟 [1 ]
谭中文 [2 ]
机构
[1]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BC1品系;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10个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YC96-40和CP84-1198为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它们在农艺、经济性状方面的差异作了研究。结果如下:农艺与经济性状,斑茅BC1品系的大多数性状表现为双亲中间型。在回交过程中,蔗汁锤度、转光度和蔗糖分改良速度较快,最高的YCE01-80分别为16.69%、14.25%和14.49%,这些性状已接近栽培品种;蔗茎产量出现较多超高值亲本,最高产量品系YCE01-111比父本CP84-1198产量高40.45%。但是,斑茅后代细茎、易倒伏等不良性状改良进展仍然较慢;分蘖率、株高及其生长速和有效茎数表现出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大多数品系与双亲在蔗茎产量上的遗传距离较大。对这10个斑茅BC1品系各个性状的比较,初步认为YCE01-111无论在萌芽率、分蘖率、株高、株高生长速、有效茎数等重要农艺性状上,还是经济性状如蔗茎产量、蔗汁锤度、蔗汁转光度、蔗汁蔗糖分等,都表现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1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海南甘蔗育种场斑茅研究利用 [J].
符成 ;
邓海华 ;
陈西文 .
甘蔗糖业, 2003, (06) :1-5+14
[2]   甘蔗属及其野生近缘植物杂交研究初报 [J].
诸葛蓥,黄吉森 .
广西农业科学, 1996, (01) :5-6
[3]   甘蔗的分类──I·Saccharum的近缘植物 [J].
林国栋,陈如凯 .
甘蔗, 1995, (01) :19-26
[4]   18个泡桐无性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分析 [J].
魏安智,徐光远,杨途熙,杨焕叶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4, (02) :14-19
[5]  
甘蔗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骆君魕著, 1992
[6]  
农业试验统计模型和BASIC程序[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全德,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