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借贷债权转让的合法性、风险与监管对策

被引:17
作者
李建军
赵冰洁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借贷; 债权转让; 合法性; 风险与监管;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4.08.016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4 [信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1 ;
摘要
近几年,互联网借贷在我国发展迅速,网贷平台的数量和交易额均呈现爆发式增长,平台的业务模式也由最初模仿国外的纯线上模式逐渐演变为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债权转让模式,实现了业务上的进一步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是否合法,存在哪些风险,应如何规范和监管,值得研究。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借贷债权转让模式在我国产生发展的促进因素,从互联网借贷平台是否具有发售理财产品的资格、引入担保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债权转让是否等同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债权转让可能演变为非法集资以及存在庞氏骗局的可能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合法性分析,并深入剖析了该模式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针对其规范和监管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P2P线下交易模式的法律性质分析 [J].
陈丽琴 .
商业时代, 2013, (16) :109-110
[2]  
P2P网络借贷法律问题探讨[J]. 刘宇梅.法治论坛. 2013(01)
[3]   P2P网络借贷:国际发展与中国实践 [J].
张正平 ;
胡夏露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8 (02) :87-94
[4]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 王晗.东北财经大学. 2012
[5]  
Emergenc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in Electronic Markets: The Case of Online P2P Lending[J] . Sven C. Berger,Fabian Gleisner.BuR - Business Research . 2009 (1)
[6]  
争议P2P聚焦七个核心问题 .2 李钧. 第一财经日报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