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补偿”机制在构建低碳城市进程中的意义——以北京市零碳车贴为例

被引:6
作者
吴育文
张骏立
陈静
刘博
机构
[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关键词
碳补偿; 低碳城市; 零碳车贴;
D O I
10.14018/j.cnki.cn13-1085/n.2011.25.203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碳补偿机制在中国构建低碳城市进程中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本文介绍了何为碳补偿,并以北京市零碳车贴为例,运用博弈论以及图像分析法对碳补偿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碳补偿机制的优劣势。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来更好地促进碳补偿机制的实施推广。碳补偿具有其特点并且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欢迎,本文重点即认识碳补偿,了解碳补偿,以达到建立合理的碳补偿机制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构建低碳城市的路径选择——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 [J].
张萍 ;
吕巍 ;
严向东 .
统计与决策, 2011, (06) :132-134
[2]   低碳经济的认识差异与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J].
王国倩 ;
庄贵阳 .
学习与探索, 2011, (02) :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