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荒漠区斑块状植被空间格局及其防沙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27
作者
胡广录 [1 ]
赵文智 [2 ]
王岗 [1 ]
机构
[1]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
关键词
斑块植被; 空间格局; 风蚀风积; 防沙效应; 干旱荒漠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斑块状植被相对稳定的空间格局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也是干旱区植被存在的主要形式。干旱荒漠区植被对土壤风蚀的防护功能不仅与盖度、高度有关,而且与植被空间格局有关。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植被盖度和高度对防护功能的影响,而对植被格局影响防沙效应的研究相对薄弱。干旱区斑块状格局的植被能否防沙、防沙效应如何一直是防沙治沙工程研究中的焦点问题。综述了干旱区斑块状植被空间格局特征、形成演化及防风固沙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应借助3S技术手段和模型模拟方法,加强对斑块状植被空间格局与风蚀风积过程的互馈关系、斑块动态的驱动因素和斑块状植被格局防沙功能的尺度效应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609 / 76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灌木林优化配置格局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J].
冯泽深 ;
高甲荣 ;
崔强 ;
贺康宁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01) :179-183
[2]   低覆盖度乔木两种分布格局内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风洞实验 [J].
梁海荣 ;
王晶莹 ;
卢琦 ;
杨文斌 ;
董慧龙 ;
赵爱国 ;
张正才 .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1021-1028
[3]   土壤风蚀空间变异理论与计算方法探讨 [J].
刘铁军 ;
梁占歧 ;
刘艳萍 ;
何京丽 .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9, (05) :40-42
[4]   新疆艾比湖周边白刺沙堆形态特征空间异质性研究 [J].
刘金伟 ;
李志忠 ;
武胜利 ;
李万娟 ;
王少朴 ;
曹向东 ;
凌智永 .
中国沙漠, 2009, 29 (04) :628-635
[5]   毛乌素沙地常见灌木单株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J].
屈志强 ;
张莉 ;
丁国栋 ;
杨文斌 ;
郭建英 ;
赵名彦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4) :66-70
[6]   民勤县主要治沙造林树种空间结构及其防风作用 [J].
李建刚 ;
王继和 ;
蒋志荣 ;
柴薇薇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3) :121-124
[7]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 [J].
陶冶 ;
刘彤 ;
贾亚敏 ;
崔运河 ;
骆郴 ;
魏鹏 ;
谢江波 .
干旱区地理, 2008, (03) :365-372
[8]   毛乌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种群空间格局对比 [J].
杨洪晓 ;
张金屯 ;
李振东 ;
吴波 ;
张忠山 ;
王妍 .
生态学报, 2008, (05) :1901-1910
[9]   乌兰布和沙漠天然灌丛防风阻沙效益研究 [J].
杨婷婷 ;
姚国征 ;
王满才 ;
丁国栋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1) :194-197
[10]   低覆盖度不同配置灌丛内风流结构与防风效果的风洞实验 [J].
杨文斌 ;
卢琦 ;
吴波 ;
杨红艳 ;
赵爱国 ;
王晶莹 ;
胡小龙 .
中国沙漠, 2007, (05) :79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