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藏北羌塘盆地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沉积构造特征
被引:45
作者:
王剑
谭富文
王小龙
杜佰伟
陈明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西藏;
特提斯;
侏罗纪沉积;
盆地;
盆地分析;
油气资源;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2.003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侏罗纪早期是研究羌塘盆地形成过程、判别盆地性质的重要时期。通过开展早侏罗世 中侏罗世早期的沉积相、古流向、沉积厚度统计等分析 ,恢复了该时期羌塘盆地的古地理面貌 ,提出了侏罗纪早期羌塘盆地并非前陆盆地 ,而是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裂陷型盆地。该时期盆地以中央隆起带为界 ,南部为陆缘开阔海盆地 ,形成滨岸 浅海陆棚相碎屑岩沉积 ;北部为陆缘近海湖盆 ,成盆初期 (托尔期 )发生强烈的裂陷活动 ,形成一套火山碎屑岩沉积体系 ,可识别出三个北西向分布的裂陷槽 ,巴柔期快速下沉 ,沉积一套厚达 2 0 0 0m以上的冲积扇 湖泊三角洲 湖盆相碎屑岩夹少量灰岩和石膏沉积 ,沉降中心位于湖盆南部 ,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 ,随后逐步向北东迁移 ,海水自中央隆起带中段频繁向湖盆浸漫。巴通期中央隆起带进一步下沉 ,南、北羌塘连成一个统一的拗陷盆地 ,从此沉积作用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形成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5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