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建设如何“保障”——基于地方政府策略选择的分析

被引:11
作者
郑思齐
张英杰
机构
[1]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
关键词
十二五; 保障房; 地方政府; 动机分析; 土地—资金; 成本—收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摘要
保障房供给对于城市而言在短期和长期有着不同的成本和收益。以实地调查所观察到的黄石、深圳和重庆的保障房供给实践为基础,将地方政府视为趋利避害的利益主体,通过对其在保障房供给及"土地—资金"筹集策略背后的动机的分析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往往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水平及所面临的问题,综合权衡后做出最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决策,并确定保障房供给及"土地—资金"筹集策略。为此,提出"十二五"期间如何激励地方政府提供住房保障,以及如何促进住房保障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农民工住房政策与经济增长 [J].
郑思齐 ;
廖俊平 ;
任荣荣 ;
曹洋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73-86
[2]   住宅用地供给短缺背后的地方政府动机 [J].
张小宏 ;
郑思齐 .
探索与争鸣, 2010, (11) :54-58
[3]   住房保障的财政成本承担: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 [J].
郑思齐 ;
符育明 ;
任荣荣 .
公共行政评论, 2009, 2 (06) :109-125+204
[4]  
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及相关制度与政策问题的认识.[A].任兴洲;.“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27次报告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