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草—羔羊放牧系统的草地生产能力研究

被引:1
作者
梁树有
符义坤
贾笃敬
李光棣
温尚文
徐长林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
[2] 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
[3] 兰州
[4] 兰州
关键词
羔羊; 生产能力; 红豆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通过用边区莱斯特×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BG)与甘肃高山细毛羊(GF)进行轮牧结合三个水平补饲试验,对红豆草——羔羊放牧系统的生产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在农区或半农半牧区实行人工种草、划区轮牧和季节畜牧业,可使草地生产能力从植物生产层到动物生产层比传统生产方式最终放大到15.8倍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草原生态系统生产效益的放大 [J].
任继周 .
中国草原与牧草, 1986, (03) :7-8
[2]   干旱草原人工草地划区轮牧研究初报 [J].
武新 .
中国草原与牧草, 1986, (03) :16-19
[3]   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来看草业的发生与发展 [J].
任继周 .
中国草原与牧草, 1985, (04) :5-7
[4]  
草原调查与规划.[M].甘肃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