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何以可能:一个劳资利益失衡纠偏的视角

被引:4
作者
易淼 [1 ]
赵磊 [2 ]
葛浩阳 [3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3]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利益失衡; 创新驱动; 经济民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最终落脚点,直面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蓄积的利益失衡问题。作为利益失衡问题的轴心,劳资利益失衡问题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等方面充分显现,成为当前共享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在改革开放的整体视域下,劳资利益失衡是宏观所有制结构变迁、中观产业结构变迁以及微观企业组织结构变迁的共同结果。结合劳资利益失衡的形成逻辑,当前应通过宏观、中观与微观的三维度结构性调整对劳资利益失衡进行系统纠偏,以之推进共享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问题——基于雇员经济与自雇经济的测算与分析 [J].
张车伟 ;
赵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2) :90-112+206
[3]   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劳资关系嬗变:层级分化与协同治理 [J].
高良谋 ;
胡国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0) :96-108
[4]   经济民主论 [J].
蒋一苇 .
中国社会科学, 1989, (01) :9-22
[5]  
中国女工.[M].潘毅; 著.九州出版社.201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