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BP神经网络地震灾害人员伤亡预测模型

被引:38
作者
于山 [1 ]
王海霞 [2 ]
马亚杰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2] 河北理工大学建工学院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地震灾害; 人员伤亡; 预测模型;
D O I
10.13197/j.eeev.2005.06.019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选择地震发生时刻、震级、震中烈度、建筑物倒塌和严重破坏率、抗震设防水准、人口密度、地震预报等7个评价指标,以20次严重地震灾害为示例(其中,17个作训练样本,3个作验证样本),建立了三层BP神经网络地震灾害人员伤亡预测模型。基于MATLAB6.5BP神经网络训练,得出的预测结果与各个示例的实际数值比较吻合。验证样本的训练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通过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确认人口密度、建筑物倒塌与严重破坏率、震中烈度是影响地震灾害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地震预报、抗震设防水准、地震发生时刻和震级次之。作为人为可控预测指标,减少人口密度特别是城市人口密度,提高建(构)筑物抗震能力及预测预报水平,对于减少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起更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价值损失的评估 [J].
于庆东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4, (02) :214-218
[2]   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地震损伤诊断的神经网络方法 [J].
瞿伟廉 ;
陈伟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2, (01) :43-48
[3]   用神经网络模型评定城市工程地震环境 [J].
李相然 ;
姚志祥 ;
蔺清涛 ;
李秀领 .
世界地震工程, 2001, (04) :112-116
[4]   城市地震伤亡人数的概率预测模型 [J].
李帆 ;
佟晓君 ;
苏幼坡 .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3) :81-85
[5]   我国社会可接受地震人员死亡率的研究 [J].
马玉宏 ;
谢礼立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3) :56-63
[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地震活动性研究 [J].
冯利华 .
西北地震学报, 2000, (04) :51-55
[7]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及其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研究 [J].
成小平 .
国际地震动态, 2000, (10) :12-14
[8]   关于地震人员伤亡因素的探讨 [J].
马玉宏 ;
谢礼立 .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3) :84-90
[9]   地震人员伤亡的动态评估 [J].
赵振东 ;
郑向远 ;
钟江荣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9, (04) :149-156
[10]   人工神经元网络在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J].
石成钢 ;
刘西拉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1, (02) :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