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石显微构造和中国东部上地幔流动应力

被引:9
作者
金振民
H.W.GreenⅡ
R.S.Borch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关键词
幔源包体; 橄榄石; 位错构造; 亚颗粒; 蠕变; 流动应力; 中国东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笔者对中国东部11个玄武岩产地的幔源包体(尖晶石或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显微构造研究结果表明,橄榄石位错构造类型与目前世界上其它地方报道成果和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资料是相似的。橄榄石亚颗粒(100)、(001)分布广泛,形状规则,它是中国上地幔中典型稳态显微构造。大部分样品中,亚颗粒大小显示对数正态分布,计算说明中国东部上地幔高温蠕变流动应力为10~50MPa,局部地区伴随有较高差异应力,120~170MPa。低温高应变率{110}滑移条带在成因上与深源断层有关,但主要与幔源包体萃取过程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9+129 +1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橄榄石位错构造及其上地幔流变学意义——以河北省大麻坪二辉橄榄岩为例 [J].
金振民 ;
H.W.GreenⅡ .
地球科学, 1988, (04) :365-374
[2]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要 [J].
马杏垣 .
地质科学, 1987, (02) :113-125
[3]   我国东北与华北上地幔某些物理状态特征的比较:来自幔源包体的信息 [J].
何永年 ;
林传勇 ;
史兰斌 .
中国地震, 1986, (02) :18-25
[4]   中国几个地方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捕虏体研究 [J].
刘若新 ;
樊祺诚 ;
孙建中 .
岩石学报, 1985, (04) :24-33+96
[5]   中国地壳厚度及上地幔密度分布(三维重力反演结果) [J].
冯锐 .
地震学报, 1985, (02) :143-157
[6]  
地质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