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超基性岩的塑性流变

被引:4
作者
崔军文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关键词
橄榄石; 岛状硅酸盐矿物; 塑性流变; 变形纹; 糜棱结构; 结晶颗粒; 斑晶; 变晶结构; 岩石结构; 地震波速度; 地震波速; 超基性岩; 火成岩; 藏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深部构造研究的不断深入,岩石流变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普遍认为塑性流变是地壳深部构造形成的主要机制。超基性岩的流变作用目前已成为研究上地幔流变、岩石圈板块动力学和热对流,甚至震源机制的重要内容。 本文拟通过对构成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底部的藏南超基性岩的研究,重点划分塑性流变的结构类型,探讨不同结构类型中橄榄石的组构特征及实际存在的滑动系,用不同方法计算超基性岩形成和侵位过程中的流动应力值,并认为由于橄榄石塑性流变而获得的晶格方位排列是造成地震波速度不连续性的主因,岩石的塑性流动有可能是深部能量释放和诱发地震的一种重要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藏南若干阿尔卑斯型橄榄岩体的变形
    崔军文
    [J]. 地质学报, 1986, (01) : 44 - 54+118
  • [2]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二辉橄榄岩团块的结构和组构
    何永年
    林传勇
    [J]. 地震地质, 1981, (01) : 41 - 50+82
  • [3] 喜马拉雅弧形山系及其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分析
    叶洪
    梁以山
    沈丽琪
    向宏发
    [J]. 地质科学 , 1975, (01) : 32 - 48+97
  • [4] 变质构造岩的构造分析[M]. 地质出版社[]特纳(F·J·Turner), 1978
  • [5] Stress in the lithosphere: Inferences from steady state flow of rocks[J] . Jean-Claude C. Mercier,Douglas A. Anderson,Neville L. Carter.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7 (1)
  • [6] Theory and applicability of a recrystallized grain size paleopiezometer[J] . Robert J. Twiss.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7 (1)
  • [7] State of stress in the lithosphere: Inferences from the flow laws of olivine[J] . Stephen H. Kirby.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7 (1)
  • [8] The dislocation structure of experimentally deformed marble[J] . C. Goetze,D. L. Kohlstedt.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