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对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李邦惠
任永平
蔡方成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运动疗法; 治疗结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3 [大脑性瘫痪];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痉挛性脑性瘫痪的疗效以及不同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个月~5岁各年龄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74例,采取Vojta法、Bobath法和上田法相结合应用,疗程为2个月,在治疗前、后及随访分别进行量化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脑瘫患儿治疗后运动发育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6,P<0.01);其中单瘫、偏瘫、双重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q<1.18,P>0.05),而与四肢瘫差异有显著性(q≥4.41,P<0.01);随访中90%以上患儿完成翻身、坐和爬行功能,72%患儿获独立行走能力。结论:运动疗法对痉挛性各型脑性瘫痪的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单瘫、偏瘫、双重瘫疗效较好,四肢瘫疗效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582 / 358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早期干预及综合康复措施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J].
祁秀 ;
韩作峰 ;
孙轶博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30) :4146-4147
[2]   痉挛型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康复现状 [J].
沈莉 ;
胡永善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7) :1144-1145
[3]   针灸配合上田法在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 [J].
梁松 ;
李树春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5) :657-658
[4]   4个月~5岁正常儿童大运动功能的发育进程研究 [J].
任永平 ;
郑惠连 ;
张平 .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 1997, (02)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