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补偿:生态绩效、收入影响和政策满意度

被引:129
作者
胡振通 [1 ]
柳荻 [1 ]
靳乐山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 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生态绩效; 收入影响; 政策满意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一轮实施期(2011-2015)即将结束,系统地评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于完善下一期补助奖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利用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的470户牧户样本数据,从生态绩效、收入影响、政策满意度三个方面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即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进行了评估。生态绩效评估结果表明: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草原利用方式更趋合理,平均牲畜超载率下降明显,但超载过牧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样本调研旗县2011-2014年减畜任务达成比例为42%,总体减畜任务达成情况一般。收入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平均每户理论收入影响为-8 607元,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偏低,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5%;平均每户的实际收入影响为16 686元,牧民没有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完全的减畜;草原生态补偿标准不只是单纯标准偏低的问题,同时也有标准差别化问题,需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做出调整。政策满意度评估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满意度为57%,其中陈巴尔虎旗的政策满意度最高,为87%;四子王旗其次,为62-63%;阿拉善左旗最低,为18-32%。政策满意度与实际收入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实际收入影响正向越大,政策满意度越高。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政策满意度越高,并不意味着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和执行就越好,政策满意度越高,实际收入影响正向越大,但生态效果可能不佳。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减贫与生态保护:双重目标兼容及其长效机制——基于藏北草原生态补偿的实地考察 [J].
王曙光 ;
王丹莉 .
农村经济, 2015, (05) :3-8
[2]   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满意度的分析 [J].
包扫都必力格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 (06) :10-11
[3]   四川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监测与生态效果评价方法 [J].
张新跃 ;
唐川江 ;
张绪校 ;
周俗 ;
鲁岩 .
草业与畜牧, 2015, (01) :31-34+50
[4]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基于生产性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 [J].
白爽 ;
何晨曦 ;
赵霞 .
草业科学, 2015, (02) :287-293
[5]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下政府与牧民之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以甘肃玛曲县为例 [J].
韦惠兰 ;
宗鑫 .
农村经济, 2014, (11) :102-106
[6]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与牧民的可能选择 [J].
靳乐山 ;
胡振通 .
改革, 2014, (11) :100-107
[7]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J].
李玉新 ;
魏同洋 ;
靳乐山 .
资源科学, 2014, 36 (11) :2442-2450
[8]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效应及其问题解析 [J].
刘爱军 .
草原与草业, 2014, 26 (02) :4-8
[9]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额尔敦乌日图 ;
花蕊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2 (06) :147-152
[10]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典型牧户调查报告附视频 [J].
陈永泉 ;
刘永利 ;
阿穆拉 .
内蒙古草业, 2013, (01)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