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方式新论——对张家山汉简的初步研究

被引:30
作者
臧知非
机构
[1]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汉简; 授田制; 土地私有化; 田税制度; 小农命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34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本文以张家山汉简为基础材料 ,全面研究了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方式。西汉继承了秦朝的军功赐田和授田制度及其田税征收方式。授田以名籍为准 ,数量依然是每夫一顷 ,军功爵者则依次增加 ,但级差复杂 ;明确规定二百四十步为亩 ,土地一经授予即归私有 ,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内买卖、赠予、世袭。以授田为基础 ,西汉继续实行定额田税制度 ,并更具有时代特点 :明确规定按顷计算、按户征收 ;改实物税制为实物、货币并举而以货币为主的制度。这既促进了汉初商品经济的发展 ,也加速了个体农民的破产。过去对汉代土地、田税制度的诸多争议因此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再谈汉代田税征收方式问题——兼答李恒全同志 [J].
臧知非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2) :63-70
[2]   汉代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新探 [J].
臧知非 .
史学月刊, 1997, (02) :17-24
[3]   “相地而衰征”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 [J].
臧知非 .
人文杂志, 1996, (01) :84-90+83
[4]   战国授田制研究 [J].
吴荣曾 .
思想战线, 1989, (03) :73-80
[5]   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先令券书》初考 [J].
陈平 ;
王勤金 .
文物, 1987, (01) :20-25+36
[6]   战国时代国家授田制的由来、特征及作用 [J].
李瑞兰 .
天津师大学报, 1985, (03) :40-51
[7]   关于秦代土地所有制的几个问题 [J].
杜绍顺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03) :97-102
[8]   青川郝家坪木牍研究 [J].
李学勤 .
文物, 1982, (10) :68-72
[9]   释青川秦牍的田亩制度 [J].
杨宽 .
文物, 1982, (07) :83-85
[10]   释青川秦墓木牍 [J].
于豪亮 .
文物, 1982, (01)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