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粤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比较与评价——基于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测算

被引:6
作者
黄瑞玲 [1 ]
余飞 [2 ]
梅琼 [2 ]
机构
[1]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
[2]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关键词
苏; 浙; 粤全面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8.05.03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对中央及省级层面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以江苏省构建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为基准,在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下公平直观地比较了江苏、浙江、广东三省的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情况,从而明晰了江苏省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强项与短板,据此提出全面提升经济质量,深入强化创新驱动;严格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坚持绿化生产生活,着力美化生态环境;努力深化体制改革,奋力推进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平安江苏,创新优化社会治理等针对性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4+276 +2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准确把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内涵 [J].
黄瑞玲 .
唯实, 2017, (08) :47-50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朱启贵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7, (04) :52-60
[3]   中国的全面小康指数——指标体系建构及综合评价 [J].
赵紫燕 ;
于晓萍 ;
董惠敏 ;
赵博艺 .
国家治理, 2016, (32) :3-24
[4]   “十三五”江苏如何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J].
刘兴远 .
唯实, 2015, (12) :45-49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与民族地区发展 [J].
丁赛 ;
刘小珉 ;
龙远蔚 .
民族研究 , 2014, (04) :25-35+123
[6]   基于变异系数-AHP的经济评价模型及中国十五期间实证研究 [J].
张玉玲 ;
迟国泰 ;
祝志川 .
管理评论, 2011, 23 (01) :3-13
[7]   坚持以人为本 改进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J].
胡学锋 .
南方经济, 2004, (07) :11-14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J].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88-91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J].
姚君泽 .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01) :13-15
[10]   全面建设殷实宽裕的小康社会——新世纪党和人民伟大光荣的历史使命 [J].
王中人 ;
卢文华 .
党史纵横, 2002, (07)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