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聚类的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4
作者
李奇峰 [1 ]
刘曦 [2 ]
孔箐锌 [3 ]
陆洲 [1 ]
潘瑜春 [1 ]
秦向阳 [1 ]
机构
[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第一关镇人民政府
[3]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生态适宜性; 作物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GIS技术构建评价单元,选取关键的作物生态环境因子,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法构建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该评价方法可以应用在作物适宜性分析、作物引种区域分析和特色作物扩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种植业结构布局和调整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国外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J].
何英彬 ;
陈佑启 ;
杨鹏 ;
吴文斌 ;
姚艳敏 ;
李志斌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6) :898-904
[2]   模糊聚类分析在农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J].
何延治 ;
王凤云 ;
何亮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5) :7759-7760
[3]   基于GIS的新疆克拉玛依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J].
任小宁 ;
郭新成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8) :2395-2396+2427
[4]   基于GIS和多目标评价方法的果树适宜性评价(英文) [J].
邱炳文 ;
池天河 ;
王钦敏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6) :96-100
[5]   基于GIS的湘中紫色土丘陵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以衡南县谭子山镇紫色土综合治理试验区为例 [J].
谢树春 ;
赵玲 .
经济地理, 2005, (01) :101-105
[6]   应用物元分析法及GIS优化作物布局——以江苏河横村为例 [J].
周小平 ;
卞新民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25-29
[7]   遥感和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 [J].
白淑英 ;
张树文 ;
宝音 ;
阿拉坦图雅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6) :18-21+26
[8]   地理信息系统在县级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J].
苏永秀 ;
李政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3, (01) :46-49
[9]   基于GIS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 [J].
唐嘉平 ;
刘钊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 (01) :9-12
[10]   宣城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J].
钱进 ;
方明 ;
黄长芳 ;
汪更文 ;
高继莲 .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04) :47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