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的风能潜力(英文)

被引:5
作者
H.Dobesch
陈沈斌
H.V.Tran
刘吉平
机构
[1] 奥地利科学院气象与地动力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风能潜力; 风速; 风能密度; 诊断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89 [风能的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080704 ;
摘要
近两年我国电力突然短缺,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风电发展的紧迫性和风电发展的潜力,特别是国际上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发风电的情景,中国- 奥地利政府间双边合作计划将风电评估列入2001~2003 年度合作计划,论文是该计划的成果之一。以我国吉林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广泛使用的风机选址算法和空间分布诊断程序( WAsP和ZAWIMOD2),运用数字地形图和遥感资料获得的土地利用图,进而得到数字化的表面粗糙度,再对吉林省的风能潜力进行估算。完成了近1km2 分辨率的距地面60m高度的风速和风能密度计算,并制作了它们的分布图。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区域上估算距地面60m 高度的风速和风能密度,其方法对我国风电资源的评估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结果显示最有效的风能资源在吉林省的中西部地区,而南部和东部的高风资源区位于山脊和山顶,对风能的开发有一定的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84 / 689+798 +7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Mortensen,N.G.,Landberg,L.,Troen,I.,Petersen,E.L. Wind Atlas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Program (WASP), User’s Guide . 1993
[2]  
Assessment of wind energy reserves in China. XUE Heng,ZHU Rui-zhao,YANG Zhen-bin et 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 ca . 2001
[3]  
Wind atlas of the central European countries. Dobesch H,G Kury. Austrian Contribution to Meteorology and Geophysics . 1997
[4]  
The diagnostic wind field model ZAWIMOD2. Dobesch H,H V Tran. Austrian Contribution to Meteorology and Geophysic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