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及碳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49
作者
韦韬 [1 ,2 ]
彭水军 [2 ]
机构
[1] 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隐含能源; 碳排放转移;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消费者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46 [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随着全球生产链的形成以及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跨国界分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中国除燃气和新能源外均属于隐含能源净出口国,生产侧排放增加远超过消费侧排放增加,且前者增加的40%是为了满足国外需求,而消费侧排放增加仅16%来源于进口的增加;(2)研究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生产侧能耗和碳排放几乎没有变化,但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却在逐渐增加,属于隐含能源和碳排放净进口国;新兴经济体的生产侧和消费侧能耗分别增加了81.7%和81.3%,且发达经济体消费引致的新兴经济体隐含能源和碳排放远大于后者消费引致的前者隐含能源和碳排放;(3)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都远高于新兴经济体,而中国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水平都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全球生产链视角下外需对中国能源消耗的影响——基于MRIO模型的实证研究
    彭水军
    韦韬
    曹毅
    [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 56 (06) : 51 - 61+188
  • [2] 中日贸易隐含碳失衡研究
    马晶梅
    王新影
    贾红宇
    [J]. 资源科学, 2016, 38 (03) : 523 - 533
  • [3] 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彭水军
    张文城
    孙传旺
    [J]. 经济研究, 2015, 50 (01) : 168 - 182
  • [4] 南北国家的消费侧与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比较分析
    张文城
    彭水军
    [J]. 世界经济, 2014, 37 (08) : 126 - 150
  • [5]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度研究——基于碳排放责任界定的视角
    闫云凤
    赵忠秀
    [J].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01) : 131 - 142
  • [6]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张友国
    [J].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 1287 - 1310
  • [7] Carbon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and Its Emission Responsibility[J]. Li Huimin 1,Qi Ye 2 1.School of Environmen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2.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02)
  • [8] 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
    陈迎
    潘家华
    谢来辉
    [J]. 经济研究, 2008, (07) : 11 - 25
  • [9]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CO 2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 A multi-region model for China[J] . Bin Su,B.W. Ang.Applied Energy . 2014
  • [10] Carbon and Materials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Emerging Economies[J] . Kirsten S. Wiebe,Martin Bruckner,Stefan Giljum,Christian Lutz,Christine Polzin.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 20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