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凹陷中生代和新生代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被引:26
作者
郑德顺
吴智平
李凌
陈燕章
李伟
周瑶琪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
[3]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山东东营
[4] 山东东营
[5] 四川南充
关键词
惠民凹陷; 中生代; 新生代; 断层; 发育特征; 控制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 [中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断裂是断陷盆地内构造变动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控制了盆地的沉积建造和构造发育,也控制着油气聚散。对惠民凹陷18条地震剖面进行了详细解析,并对该凹陷的10余条断层活动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了各断层的活动特征。惠民凹陷的断层发育可分为6个期次:①印支末期(T3),主要发育两条北西向逆推断层,平面上平行排列,剖面上呈叠瓦状组合;②燕山早期(J1+2),北西向断层继承性活动,活动强度弱;③燕山中、晚期(J3+K),北西向断层发生构造反转,由逆断层转变为正断层,该时期末北西向断层活动性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活动;④燕山喜马拉雅过渡期(Ek—Es4),为盆地转型期,北东向断层开始活动;⑤喜马拉雅早中期(Es3—Ed),北东向断层活动达到高峰,并伴随有次级北东(东)向断层的产生,为新生代惠民凹陷发育的主要时期;⑥喜马拉雅晚期(N-Q)断裂活动明显减弱,甚至消亡。各个时期的地层展布特征体现了断裂发育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东部盆地油气藏同生断层的定量研究 [J].
李春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1-4+4
[2]   山东惠民凹陷伸展构造及调节带特征 [J].
王纪祥 ;
陈发景 ;
李趁义 .
现代地质, 2003, (02) :203-209
[3]   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新生代盆地叠合关系探讨 [J].
吴智平 ;
李伟 ;
任拥军 ;
林畅松 .
地质学报, 2003, (02) :280-286
[4]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断裂活动强度研究 [J].
衣学磊 ;
侯贵廷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504-509
[5]   惠民凹陷临南地区断层活动特征及控油作用 [J].
赵密福 ;
刘泽容 ;
信荃麟 ;
李亚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9-11+17
[6]   济阳坳陷内的负反转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陈洁 ;
董冬 ;
邱明文 .
石油实验地质, 1999, (03) :201-206
[7]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宗国洪 ;
肖焕钦 ;
李常宝 ;
施央申 ;
王良书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275-282
[8]   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J].
李洪革 ;
杜旭东 ;
陆克政 ;
漆家福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4-18
[9]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湖相沉积密集段特征 [J].
杨剑萍 ;
姜在兴 ;
陈发亮 ;
操应长 ;
吴明荣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24-27+5
[10]   济阳盆地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油气 [J].
宗国洪 ;
施央申 ;
王秉海 ;
王捷 .
地质论评, 1998, (03) :2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