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中的“不定性”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关键词
小城镇规划; 不定性; 制度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伴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地方政府成为有特殊自身利益的理性经济人以及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在小城镇建设中突破规划的“不定性”现象大量产生,传统的规划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增强小城镇规划的科学性,维护规划作为法律规范的严肃性,笔者认为首先应当综合考虑规划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充分预计到规划作为一种社会过程在执行当中可能遇到的利益制约;其次。要将小城镇的规划放在整个城镇体系规划中通盘考虑,并且要淡化目前界限分明的规划期,使规划成为具有较强动态性的“规模规划”;最后,应当全面改善规划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64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走向集约型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二)──变革中的规划观念与体制 [J].
马武定 .
城市规划, 1997, (02) :55-56
[2]   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经济问题研究 [J].
俞文华 .
中国土地科学, 1997, (01) :38-42
[3]   远景规划与总体规划 [J].
陈秉钊 .
城市规划, 1996, (05) :7-10+60
[4]   试点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J].
马大权 ;
郑小明 .
城市规划, 1996, (03) :41-43
[5]   苏北地区试点小城镇的规划探索 [J].
黄富国 .
城市规划, 1996, (01) :22-24
[6]   利益制约:城市规划的社会过程 [J].
吴缚龙 .
城市规划, 1991, (03)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