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东北缘黄土磁组构记录的古风向重建

被引:9
作者
王勇
潘保田
高红山
管清玉
陈莹莹
王均平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古风向; 磁组构特征; 黄土-古土壤; 中路; 祁连山东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44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近年来,利用黄土磁化率各向异性/磁组构(AMS)研究古风向变化被广泛应用.在对祁连山东北缘厚75.5m的中路黄土剖面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研究的基础上,恢复了该区1.4Ma以来古风向变化序列.磁组构指示的古风向表明,在1.4~0.78Ma期间,本区的地面主导风向为NW-SE;从0.78Ma开始,地面主导风向逐渐向NE-SW过渡;至0.5Ma时,该区地面主导风稳定为NE-SW向.对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显示,在1.2~0.8Ma期间青藏高原发生过称为“昆黄运动”的大规模隆起.结合我们对主导风向变化驱动因子的分析表明,祁连山东北缘近地面主导风向的第一次转变很可能是同时期青藏高原构造强烈隆升对大气环流影响产生的环境后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161 / 11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祁连山东段剥蚀面与青藏高原隆升 [J].
高红山 ;
潘保田 ;
邬光剑 ;
李吉均 ;
管清玉 ;
王均平 ;
业渝光 .
冰川冻土, 2004, (05) :540-544
[2]   皖南风尘堆积-土壤序列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 [J].
乔彦松 ;
郭正堂 ;
郝青振 ;
吴文祥 ;
姜文英 ;
袁宝印 ;
张仲石 ;
魏建晶 ;
赵华 .
科学通报, 2003, (13) :1465-1469
[3]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潘保田 ;
赵志军 ;
宋友桂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381-391
[4]   现代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关系的研究 [J].
吴海斌 ;
陈发虎 ;
王建民 ;
曹继秀 ;
张宇田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06) :811-817
[5]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6]   风成沉积物磁组构与中国黄土区第四纪风向变化 [J].
吴汉宁 ;
岳乐平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4) :487-494
[7]   黄土与古土壤磁组构测定在重建冬季风风向上的初步应用 [J].
孙继敏 ;
丁仲礼 ;
刘东生 ;
袁宝印 ;
郭正堂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21) :1976-1978
[8]   MAGNETIC-ANISOTROPY OF ROCK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J].
HROUDA, F .
GEOPHYSICAL SURVEYS, 1982, 5 (01) :37-82
[9]  
Magnetic anisotropy and fabric of some foliated rocks from S.E. Australia[J] . F. D. Stacey,Germaine Joplin,J. Lindsay.Geofisica Pura e Applicata . 196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