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带分段与潜在震源区划分

被引:10
作者
何仲太
马保起
卢海峰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大青山; 山前活动断裂; 分段; 潜在震源区划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主要包括潜在震源区范围的划定以及震级上限的确定,目前遵循地震构造类比和地震活动重复等原则。而活断层的分段特性也是潜在震源区划分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青山山前断裂带至今有3种不同的分段方案,文中比较分析了前人对大青山山前断裂带的分段,并在此基础上对大青山及山前盆地的潜在震源区作了新的划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被拉张性断陷盆地围绕,这些断裂系地震构造相似,且除呼包盆地外均有历史8级以上地震记录。文中将大青山山前断裂带与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断裂系进行了构造对比,特别是与华山山前断裂进行了断裂活动性定量对比,得出雪海沟到土左旗段的震级上限为8级,断裂两端潜源震级上限均为7.5级。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7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河套断陷带大青山山前断裂晚第四纪古地震完整性研究 [J].
冉勇康 ;
张培震 ;
陈立春 .
地学前缘, 2003, (S1) :207-216
[2]   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陈立春 .
地学前缘, 2003, (S1) :66-73
[3]   内蒙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 [J].
江娃利 ;
肖振敏 ;
王焕贞 ;
龚复华 .
地震地质, 2001, (01) :24-34
[4]   划分潜在震源区的地震地质规则研究 [J].
周本刚 ;
张裕明 ;
董瑞树 ;
冉洪流 ;
胡银磊 ;
韩竹君 .
中国地震, 1997, (03) :47-58
[5]   地震活动断层分段与最大潜在地震 [J].
何宏林 ;
周本刚 .
地震地质, 1993, (04) :333-340
[6]   潜在震源区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J].
丁韫玉 ;
狄秀玲 .
中国地震, 1991, (04) :35-40
[7]   山西霍山山前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和1303年洪洞8级地震 [J].
徐锡伟 ;
邓起东 .
地震地质, 1990, (01) :21-30+97
[8]   断陷带内潜在震源区上限震级的估计(以鄂尔多斯周边断陷带为例) [J].
安卫平 .
山西地震, 1990, (01) :9-15+23
[9]  
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M]. 地震出版社 , 胡聿贤主编, 1999
[10]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