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乌鲁木齐市表层土壤Pb的化学形态分布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8
作者:
王亚宇
[1
]
钱翌
[2
]
朱建雯
[1
]
王灵
[1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草原与环境科学学院
[2] 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Pb;
形态;
活性;
潜在生态危害;
城市土壤;
乌鲁木齐市;
D O I:
10.13198/j.res.2008.05.106.wangyy.019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研究了乌鲁木齐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Pb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分布,并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Pb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w(Pb)的平均值为50.9 mg/kg,变幅为27.9113.7 mg/kg.w(Pb)在各功能区表现为商业区(65.5 mg/kg)>交通密集区(61.0 mg/kg)>工业区(55.6 mg/kg)>居民区(45.9 mg/kg)>文教区(41.2 mg/kg)>绿化风景区(35.9 mg/kg);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Pb化学形态存在差异,Pb元素的化学形态总的分布趋势是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其中,工业区和交通密集区是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分别占52.33%,28.59%和42.96%,38.69%;居民区、商业区、文教区和绿化风景区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各功能区土壤中Pb的金属活性表现为工业区>交通密集区>文教区>商业区>绿化风景区>居民区.乌鲁木齐市土壤的Pb污染处于中等到强污染之间,达到轻微生态危害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