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左旋多巴与单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对比

被引:4
作者
刘驰
郑自龙
罗丽芳
周舰
机构
[1] 大冶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左旋多巴治疗与单用左旋多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46例,按治疗方法分成2组,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左旋多巴治疗的为甲组(23例),单用左旋多巴治疗的为乙组(23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甲组和乙组患者Webster评定、UPDRS-Ⅲ评定的总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甲组用药的安全性与乙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左旋多巴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左旋多巴群体药动学模型探讨及多巴丝肼合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观察.[D].郭仙忠.福建医科大学.2010, 01
[2]   抗帕金森病药物及其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J].
张雪 ;
张雯 ;
杜立达 ;
高丽 ;
杜冠华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6, 43 (01) :87-96
[3]   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血浆Hcy及催乳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J].
李希芝 ;
马贺 ;
傅勇 ;
刘庆新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 (04) :841-842
[4]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病情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J].
许可 ;
崔桂云 ;
张尊胜 ;
花放 ;
沈霞 ;
项洁 ;
岳炫烨 ;
张沈阳 ;
杨新新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4, 27 (06) :419-421
[5]   联合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 [J].
刘敏 .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 (05) :134-135
[6]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J].
沈国柱 .
海峡药学, 2012, 24 (01) :162-163
[7]  
长效非麦角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系统评价.[D].周长青.重庆医科大学.2014, 01
[8]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模型中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D].李超.山东大学.2010,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