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现状分析

被引:24
作者
宁艳 [1 ]
胡俊峰 [1 ]
吕繁 [2 ]
机构
[1]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干预;
D O I
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10.04.015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的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选取4009名7类不同行业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的115人深入访谈。结果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1.6%;其中,娱乐场所人员的知晓率最高(61.4%),家政从业人员和建筑工人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41.8%和42.9%。分别有10.1%、11.8%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内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性行为,不同类别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发生率不相等;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临时性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9.3%和53.4%;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性行为者中,分别有35.2%和27.2%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25.4%和29.0%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5.6%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出现相关症状后,38.2%的患者选择去综合医院就诊,35.1%的患者到私人诊所就诊,21.8%的自己买药治疗,14.2%的未作处理,仅有7.1%的到性病专科门诊就诊。8.9%的调查对象接受过免费安全套,26.5%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材料,1.6%接受过完整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比较缺乏,容易发生高危行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的内容和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0+277 +2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流动人口预防和控制艾滋病问题研究 [J].
李春 .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7, (01) :56-61
[2]   艾滋病疫情与流动人口分析 [J].
吕繁 ;
傅继华 ;
张睿孚 ;
王岚 ;
刘学真 ;
王璐 ;
王丽艳 ;
吕翠霞 ;
陈靖 ;
汪雁鹤 ;
张晓飞 ;
曲成毅 .
传染病信息, 2006, (05) :259-261
[3]   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 [J].
张巧红 ;
傅继华 ;
吕繁 .
预防医学论坛, 2006, (02) :216-218
[4]   城市农民工艾滋病/性病认知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J].
严征 ;
李鲁 ;
叶旭军 ;
王红妹 .
卫生研究, 2006, (01) :117-119
[5]   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及健康促进的现实需求 [J].
李孜 ;
石淑华 ;
马敬东 .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4) :3213-3215
[6]   农村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HIV相关性行为研究 [J].
程侠 ;
张怀中 ;
王少军 ;
朱敏贞 ;
黄正林 ;
胡志 .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5, (10) :57-61
[7]   桥梁人群在艾滋病病毒传播中的作用 [J].
汤后林 ;
吕繁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02)
[8]  
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 http://www.cpirc.org.cn/rdzt/rdwxdetail.asp?id=6430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