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行距、密度、肥料高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探讨

被引:5
作者
吴润生
王毕生
机构
[1] 陕西省农垦科教中心
关键词
行距; 交互效应; 密度; 夏大豆; 夏作大豆; 三料磷; 高产栽培; 丰产栽培; 数学模型; 试验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试验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主要栽培措施(行距、密度、氮肥和磷肥)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了各因素与产量的主次关系和双因素搭配的产量效应。根据模型求极值找到了亩产204公斤的最佳农艺措施(行距35厘米,密度2.3万株/亩,三料磷9公斤/亩,尿素9公斤/亩)。利用微机模拟仿真试验,得到了指定产量水平的最优农艺措施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黑河54号大豆品种综合农艺措施产量函数模型分析 [J].
宋贵庆 .
大豆科学, 1985, (04) :293-300
[2]   春大豆密肥高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探讨 [J].
周署华 .
中国油料, 1985, (02) :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