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特种作物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及适应技术

被引:4
作者
邓振镛 [1 ]
张强 [2 ]
孙兰东 [3 ]
王润元 [1 ]
刘明春 [4 ]
姚晓英 [5 ]
徐金芳 [6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气象局
[3]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4] 武威市气象局
[5] 天水市气象局
[6] 甘肃省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
甘肃; 特种作物; 气候暖干化; 响应特征; 适应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讨气候暖干化对甘肃特种作物的响应特征,通过选取甘肃省80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象要素值计算和分析,以及采用田间试验和对比调查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暖干化是甘肃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甘肃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均为正值,年平均气温每10年增温0.29℃,温度升高1.4℃,其中1997年是突变年。≥0℃积温每10年增温40~80℃;年降水量自1961年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降水距平百分率以每10年减少1.7%的速率递减。以黄河为界,以东呈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10~30 mm,以西呈增多趋势,每10年增加4~12 mm,减少的幅度明显高于增加的幅度;年平均日照以每10年下降9.8 h的速率递减。进入21世纪,气候暖干化的势头有所减缓。揭示了啤酒大麦、啤酒花、百合、花椒、油橄榄、板栗、黄花菜等7种特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种植区域、气象灾害、生物量、产量与品质等对现代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初步认为,气候暖干化对特种作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且利弊并重。并提出了制定精细化特种作物综合农业自然资源区划,确定精准的最适宜和适宜种植区范围,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在最适宜和适宜种植区内加快优质商品生产种植基地建设,创建特种作物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建立管理生产新模式适应气候变化;根据未来气候预测和不同气候年型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比例;加强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与防御工作等4个方面的措施应对气候暖干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 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邓振镛
    王强
    张强
    倾继祖
    杨启国
    袁志鹏
    刘文婧
    徐金芳
    [J]. 生态学报, 2010, 30 (22) : 6278 - 6288
  • [2] 近40年巴中地区油橄榄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肖天贵
    孙照渤
    张雷
    陈拓
    周洁
    宋晨烨
    李琴
    米洁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5) : 2665 - 2667
  • [3] 永昌县啤酒大麦区域优势分析
    王正新
    [J]. 甘肃农业科技, 2009, (11) : 36 - 38
  • [4] 黄土高原干旱山地花椒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朱拥军
    李建国
    姚小英
    段永良
    [J]. 干旱气象, 2009, (01) : 52 - 56
  • [5] 低温冻害对宜川花椒生长的影响
    杨桂绒
    杨世宏
    刘亚宜
    [J]. 陕西林业科技, 2009, (01) : 55 - 57
  • [6] 全球气候增暖对甘肃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邓振镛
    张强
    徐金芳
    黄蕾诺
    文小航
    王润元
    王小燕
    奚立宗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10) : 1070 - 1078
  • [7] 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影响(英文)
    邓振镛
    张强
    蒲金涌
    刘德祥
    郭慧
    王全福
    赵鸿
    王鹤龄
    [J]. 生态学报, 2008, (08) : 3760 - 3768
  • [8]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影响及对策研究
    曹玲
    邓振镛
    窦永祥
    杨晓玲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5) : 1043 - 1048
  • [9]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张强
    邓振镛
    赵映东
    乔娟
    [J]. 生态学报, 2008, (03) : 1210 - 1218
  • [10]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邓振镛
    王鹤龄
    王润元
    张宇飞
    刘德祥
    徐金芳
    张谋草
    [J]. 中国沙漠, 2008, (02) : 381 -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