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理模式下生土有机质动态模拟

被引:5
作者
庄恒扬
黄丽芬
王小兵
沈新平
滕俊磊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
关键词
生土; 管理模式; 有机质; 模拟;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2000.01.013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生荒土土壤有机质含量 3 .4 0 g/kg为起点 ,将不同轮作方式、产量水平、有机质归还方式组成不同的管理模式 ,模拟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有机质归还模式是影响土壤有机质积累速度的首要因素 ,机械收割高留茬还田是补充土壤有机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良好管理的条件下 ,8年后生土土壤有机质可达到 8g/kg,但与当地大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1 0 g/kg仍有差距 ,表明生土培肥是一个长期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麦-稻两熟超高产的土壤养分平衡与调控研究 [J].
庄恒扬 ;
沈新平 ;
赵德亮 ;
陆建飞 ;
刘世平 ;
黄丽芬 ;
滕俊磊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8, (04) :7-12
[2]   小麦-玉米集约高产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培肥目标探讨 [J].
崔玉亭 ;
韩纯儒 ;
龙牧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5) :25-29
[3]   黄淮海平原盐渍土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J].
严慧峻 ;
刘继芳 ;
张锐 ;
单秀枝 ;
魏由庆 ;
许建新 ;
高峻岭 ;
马卫萍 ;
殷光兰 ;
安文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7, (01) :1-8
[4]   盐渍土持续利用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演化的阶段特征 [J].
郝晋珉 ;
牛灵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1) :55-60
[5]   秸秆还田后碳、氮在土壤中的积累与释放 [J].
杨志谦 ;
王维敏 .
土壤肥料, 1991, (05) :43-46
[6]   黄淮海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平衡的研究 [J].
王维敏 ;
张镜清 ;
王文山 ;
蔡典雄 ;
张美荣 .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01) :19-26
[7]   江苏太湖地区几种作物和种植制度的农田生态功能 [J].
起强基 ;
袁从袆 ;
褚金元 ;
刘乃忠 .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02) :1-6
[8]  
盐渍土改良原理与作物抗性[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田昌玉等编著, 1993
[9]  
土壤和环境研究中的数学方法与建模[M]. 农业出版社 , 刘多森,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