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河流域不对称地貌与青藏高原—祁连山隆升

被引:6
作者
黄长生
李长安
唐小明
谢远云
刘雪梅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地貌,新构造,湟水河,青藏高原,祁连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2,P54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湟水河流域发育夷平面和不对称的分水岭、阶地、沟谷等地貌,不对称地貌主要有简单不对称沟谷、不对称分水岭和阶地式不对称沟谷。它们是由于南北两侧隆升幅度不同,在地面流水侵蚀作用下产生。地貌的不对称反映出青藏高原的隆升在大的时间尺度上是均匀的,在小尺度上是不均匀的;高原隆升到一定高度后,受印度板块侧向挤压、高原向四周扩展的应力的共同作用引起了祁连山的隆升;祁连山隆升的同时西北地区的气候开始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黄河中游水系的阶地发育时代
    岳乐平
    雷祥义
    屈红军
    [J]. 地质论评, 1997, (02) : 186 - 192
  • [2] 昆仑-黄河运动的发现及其性质
    崔之久
    刘耕年
    伍永秋
    [J]. 科学通报, 1997, (18) : 1986 - 1989
  • [3] 若尔盖RM孔揭示的青藏高原900kaBP以来的隆升与环境变化
    薛滨
    王苏民
    夏威岚
    吴敬禄
    王云飞
    钱君龙
    胡守云
    吴艳宏
    张平中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6) : 543 - 547
  • [4]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飞燕等编著, 1991
  • [5] 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编著, 1993
  • [6] 甘青地区的黄土地层学与第四纪冰川问题[M]. 科学出版社 , 陈发虎等著, 1993
  • [7]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
    李吉均
    文世宣
    张青松
    王富葆
    郑本兴
    李炳元
    [J]. 中国科学, 1979, (06) : 608 - 616
  • [8] 现代青藏高原上升速度问题
    张青松
    周耀飞
    陆祥顺
    徐秋六
    [J]. 科学通报, 1991, (07) : 529 - 531
  • [9] 新构造活化与气候恶化
    朱照宇,丁仲礼,汉景泰
    [J]. 第四纪研究, 1994, (01) : 56 - 66
  • [10]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李吉均
    方小敏
    马海洲
    朱俊杰
    潘保田
    陈怀录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316 -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