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走向哲学

被引:21
作者
刘铁芳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哲学形态; 人的完成; 个体人性; 卓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走向哲学形态,意味着教育的基本目标乃是人的完成,教育逐步把个体引向对人生周遭“最重要的事情”的关注,让个体面对世界大全,在对人生最高知识追求的过程中获得人性的卓越与整全。教育具有阶段性,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又具有整体性,作为整体的教育,其目标就是个体人生的完成,即实现个体人生的整全,追求个体人生的最高形式的存在,引导个体人性臻于完善。教育正是在引导个体人性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走向哲学,走向教育存在本身的最高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教育学中关于“生活世界”的话语 [J].
谭斌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1) :76-82
[2]  
理想国[M]. 人民日报出版社[古希腊]柏拉图原著, 2005
[3]  
规训与教化[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金生鈜著, 2004
[4]  
人的条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著, 1999
[5]  
学魂重铸[M]. 文汇出版社 , 钱理群著, 1999
[6]  
柏拉图论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柏拉图著,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