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

被引:19
作者
黄献平
袁肇凯
谭光波
毛以林
卢芳国
胡志希
田松
李杰
孙贵香
机构
[1]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瘀; 血管紧张素Ⅱ; 基因多态性;
D O I
10.13288/j.11-2166/r.2007.01.039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心血瘀阻证候及血管紧张素Ⅱ(AgⅡ)的相关关系。方法检测CHD心血瘀阻证组、CHD非心血瘀阻证组、非CHD心血瘀阻证组和健康人对照组ACE基因型(DD、ID、II)和等位基因(D、I)及Ag活性。结果CHD心血瘀阻证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4组中ACE基因DD型的Ag活性比ACE基因II型显著增高(P<0.05或P<0.01);CHD心血瘀阻证组ACE基因DD型亦较ID基因型患者的Ag活性显著增高(均P<0.01)。两个心血瘀阻证组3个基因型的Ag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增高可能与CHD心血瘀阻证有一定内在联系,可能与D等位基因导致Ag异常增多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心血瘀阻证遗传倾向的调查分析 [J].
袁肇凯 ;
黄献平 ;
毛以林 ;
卢芳国 ;
胡志希 ;
姚湘玲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 (03) :54-56
[2]   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J].
赵鹃 ;
曲秀芬 ;
苗润芳 ;
王惠卿 ;
黄永麟 .
中国急救医学, 2002, (08) :13-15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J].
苏伟 ;
朱健华 ;
张大东 ;
杨志健 .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2, (02) :145-148
[4]   我国心肌梗死患者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Meta-分析 [J].
卢杨 ;
屈会起 .
临床荟萃, 2002, (04) :192-194
[5]   我国汉族正常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观察 [J].
施育平 ;
单江 ;
李迪元 ;
傅国胜 .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99, (01) :13-16
[6]  
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M].沈绍功等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
[7]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美]萨姆布鲁克(Sambrook;J·)等 著;金冬雁等 译.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