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社会学科中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僭越

被引:13
作者
徐长福
机构
[1] 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理论思维; 工程思维; 人文社会学科; 柏拉图; 理想国;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01.02.006
中图分类号
C01 [科学研究的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人脑中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是用以建构理论的理论思维,它按照从前提逻辑地推出结论的法则运作;一是用以设计工程的工程思维,它需要将不同层面的若干理论系统非逻辑地整合在一起。在自然学科中,理论学科和工程学科划界明确,因此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分工清楚;但在人文社会学科中没有“理”“工”之分,因此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常常混淆在一起,相互僭越的现象十分普遍。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人类正当运用理论思维进行理论建构的典范,又是僭越地运用理论思维进行工程设计的典型。理论思维不能用于工程设计,否则工程不可实施;工程思维也不能用于理论建构,否则理论不可信赖。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区分“理科”与“工科”,进而在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之间严格划界,对于提高人文社会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正义论[M] (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2]  
哲学史教程[M] (德)文德尔班(WilhelmWindelband)著;罗达仁译; 商务印书馆 1987,
[3]  
西方哲学史[M] (英)罗素(BertrandRussell)著;马元德译; 商务印书馆 1976,
[4]  
理想国[M] [希腊]柏拉图(Plato) 著;吴献书 译 商务印书馆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