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遏制城市建设中的“公地”和“反公地”现象

被引:6
作者
朱介鸣 [1 ]
罗赤 [2 ]
机构
[1] 新加坡国立大学
[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人口高密度发展中国家; 可持续发展; “公地”; “反公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没有经济效率,就不会有社会公正和生态环境;对于人口高密度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没有土地使用高效率,就不会有城市社会公正和生态环境。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普遍的"公地"和"反公地"产权现象对城市土地使用高效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果没有:①一个根据供需关系运作的高效率房地产产业;②具备足够财政能力的地方政府;③政府对土地市场和城市建设的有效管治,土地市场中的"公地"和"反公地"会形成内在的恶性循环,使城市被永久地锁定在发展不可持续的境地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城市土地规划与土地个体权益的关系——物权法对城市规划的深远影响 [J].
朱介鸣 ;
刘宣 ;
田莉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4) :56-64
[2]  
URBANIZATION IN TRANSITIONAL SOCIETIES: AN OVERVIEW OF VIETNAM AND HANOI[J] . DavidW. Smith,JosephL. Scarpaci.Urban Geography . 200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