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草形态性状和光合特性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水陆生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17
作者
郭泉水 [1 ]
洪明 [1 ]
裴顺祥 [2 ]
王祥福 [3 ]
聂必红 [4 ]
杨永明 [4 ]
梁洪海 [4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3]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4] 重庆市巫山县林业局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水陆生境变化; 香根草; 生态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S58 [野生植物];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基于定位观测,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淹水区和未淹区香根草的形态性状、生物量、光合参数和资源利用效率,并对其适应机制进行讨论。结果显示:(1)香根草可以在消落带每年淹水期4个月左右、淹水深度小于9m的海拔区段存活。(2)淹水区香根草的地上部分多数形态性状指标较未淹区有所降低,降低幅度随香根草露出水面恢复生长的时间长短而异。(3)淹水区香根草总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减少10.58%、48.46%,而根径、根系长度、根系数量、根幅、地下生物量以及地下/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分别提高12.50%、24.13%、19.09%、78.46%、30.04%、151.71%;同期香根草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分别减少20.75%、9.19%和10.04%,而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分别提高7.23%、36.47%和63.64%。研究表明,加速根系分蘖和生长、增加叶片长度和地下生物量,降低植株高度、减少蒸腾、提高水分和CO2利用效率是香根草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水陆生境变化的适应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328 / 23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三峡库区消落带狗牙根种群对水陆生境变化的响应[J]. 洪明,郭泉水,聂必红,康义,裴顺祥,金江群,王祥福.应用生态学报. 2011(11)
[2]   三峡库区消落带香附子对水陆生境变化的响应 [J].
洪明 ;
郭泉水 ;
聂必红 ;
康义 ;
裴顺祥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4 (03) :77-84
[3]   香根草的研究及利用进展 [J].
毛萍 ;
杨宏 ;
马欣荣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13 (01) :88-93
[4]   植物水淹适应与碳水化合物的相关性 [J].
施美芬 ;
曾波 ;
申建红 ;
类淑桐 ;
朱智 ;
刘建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07) :855-866
[5]   三峡库区消落带香根草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J].
王轶浩 ;
耿养会 ;
李彬 ;
彭秀 ;
谭名照 .
四川林业科技, 2010, 31 (02) :68-71
[6]   长期完全水淹对4种三峡库区岸生植物存活及恢复生长的影响 [J].
王海锋 ;
曾波 ;
李娅 ;
乔普 ;
叶小齐 ;
罗芳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977-984
[7]   模拟氮沉降对湿地植物生物量与土壤活性碳库的影响 [J].
窦晶鑫 ;
刘景双 ;
王洋 ;
赵光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8) :1714-1720
[8]   表型可塑性变异的生态-发育机制及其进化意义 [J].
高乐旋 ;
陈家宽 ;
杨继 .
植物分类学报, 2008, (04) :441-451
[9]   长期水淹条件下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菖蒲(Acorus calamus)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存活及生长响应 [J].
王海锋 ;
曾波 ;
乔普 ;
李娅 ;
罗芳丽 ;
叶小齐 .
生态学报, 2008, (06) :2571-2580
[10]   水蓼对水淹胁迫的耐受能力和形态学响应 [J].
陈芳清 ;
李永 ;
郄光武 ;
许文年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 (02) :142-146